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精忠报国、诚实守信、持之以恒、兄友弟恭、勤俭持家等等。
1、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从小勤奋好学,文武双全,就在岳飞20岁那年,金兵侵犯中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岳飞是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他决定奔赴战场,杀敌报国。
岳飞的母亲最了解岳飞的心思,他鼓励儿子奋勇杀敌,,报效祖国,他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铭记母亲的教诲,奔赴抗击金军的站斗前线,屡建战功,成了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
他率领部队北伐,收复了被敌人侵占的大片国土。但就在他取得抗金斗争全面胜利之时,昏庸无能的宋朝皇帝听信奸臣秦侩乘机求和的劝说;一连颁发十二道金牌,强逼岳飞立即班师,岳飞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
2、诚实守信——立木为信
故事: 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3、持之以恒——孟母断机
故事:孟母断机,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读书,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
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能成才呢?”
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
4、兄友弟恭——孔融让梨
典故:孔融让梨,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5、勤俭持家——房梁挂钱
房梁挂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之后在朋友的帮忙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一天只用一小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一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参考资料:
我要少数民族的食物
抓饭,是维吾尔族最喜欢的食品之一,维吾尔族称“朴劳”,维吾尔民族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日子里,招待亲朋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 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的日子里,一定要做抓饭来招待客人。
抓饭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和清油,把带骨肥羊肉剁小块,清油炸之;加入洋葱、胡萝卜、孜然(茴香类佐料,学名“安息茴香”);炒之最后放清油、食盐,倾入大米焖熟。
出来的抓饭油亮生辉,滋味鲜美,香气四溢.味道可口;营养丰富。
那香喷喷的气味,足以使你垂涎欲滴。
维吾尔族传统食用抓饭,是在客人们洗净手后,围坐在炕上,中间铺一块洁净的餐布,抓饭盛盘端来后,客人用手直接抓食,故名“抓饭”。
烤包子 烤包子(维语叫“沙木萨”和薄皮包子(维语叫“皮特尔曼吐”)是维吾尔族同胞喜 爱的食品。
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两种食品,类如北京夹肉烧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很受顾客欢迎。
有趣的是,当薄皮包子蒸熟揭笼或烤包子从馕坑取出那阵子,厨师常提高嗓门,拉着声喊: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包子哎……。
据说这个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是几百年前的名厨,他做的烤包子、薄皮包子真是誉冠西域。
于是后人就拿他的名字作为招徕顾客的牌子。
馕 馕是新疆各兄弟了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五十多个。
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
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
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
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
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未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
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
通过这个美好的传说,各族人民把馕看做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
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怪了。
烤羊肉串 新疆维吾尔民间传统的串烤肉,同样既是街头的风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
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样色泽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肉嫩可口。
用料的讲究不似烤全羊那样严格,二者的区别在于烤制规模的大小和具体方法上。
串烤肉,首先将净肉剔下来切成薄片,每一片有瘦有肥最好。
然后将它们肥瘦搭配,一一穿在铁钎子上。
过去,做串烤肉用的钎子都是用红柳的细条截削而成的木钎。
现在,这种原始的木钎不容易看到了。
把肉穿好之后,便将它们疏密均匀地排放在燃着无烟煤的槽形铁皮烤肉炉子上,一边扇风烘烤,一边撒上精盐、孜然和辣椒面,上下翻烤数分钟即可食用。
近年来,在墨玉、库车和乌鲁木齐二道桥市场等地出现了串烤肉的另一种形式,民间称它为“米特尔喀瓦普”,意为“1米长的串烤肉”。
这种串烤肉确实名符其实,钎子足有70-80厘米长,肉块儿也大,立在馕坑里烘烤,一次可烤出十几串,味道鲜嫩可口,吃起来更为过瘾,因为这一大串足顶那小的7一8串烤肉。
所谓炒烤肉,就是用上述那些调料用锅炒出来的羊肉片。
更为有趣、难得一尝的要数“肚子烤肉”。
何谓“肚子烤肉”呢,就是把羊肚子洗净后,把羊肉剔下来塞进肚子里,再倒进些盐水把肉块拌匀,然后把口系牢,埋进用篝火烧热的沙子里烤熟的肉。
烧烤的只是那肚子,肚子在这里真正成了“饭锅子”。
人们尝了这种烤肉后都赞不绝口,说只有吃到这种肉时,才能享受到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鲜嫩香昧,那独特的滋味是任何其它方法烹制而成的肉食无法替代的,或许,这是最原始、传之最久远的食俗之一吧! 拌面 拌面,俗称拉条子,一种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的小麦面制品 佐餐的拌面菜(味道好极了)。
制作拉条子要把握四个关键,一是和面时盐要适量,盐少了容易断,多了拉不开。
二是面不能硬也不能太软。
三是面和好后要在表面摸上清油,盖上湿布或盖子至少放半小时以上,2-3小时更佳。
四是拌面菜一定要以青椒炒肉或芹菜炒肉或菠菜炒肉等,否则就不好吃。
拉条子驰名世界,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但拉条子水平差异巨大,最好吃的拉条子应该是自己做的,很简单,只需要做几次,就会得心应手,不过面粉一定要从新疆邮购(这就是外地拉条子不好吃的原因之一),因为新疆小麦生长期长,面粉筋骨好,适宜做拉条子。
粉汤 粉汤是回族群众喜爱的风味食品。
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都要烹制粉汤,恭敬贵客和亲友们到来。
回族姑娘在出嫁之前,要在娘家接受烹制粉汤的训练,因而回族妇女几乎没有不会做粉汤的。
制作的主要原料:白菜、下葱、菠菜、红辣椒、醋、胡椒粉、水发木耳。
淀粉制成粉块,待凉切小。
另外取羊肉加调料、肉汤炖烂,放入粉块、鲜菜...
各个民族的饮食有哪些?
民族饮食习惯。
迪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由于各地的气候、水土资源、文化、风俗和口味及爱好不同,各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就会有所不同。
藏族,藏族以青梨、小麦为主粮,(河谷地区还有稻谷、玉米等)。
以酥油、糌粑为主要日常饮食。
酥油茶是藏家待客必不可少的上等饮料。
此外,青梨酒、酸奶、奶茶也是藏家待客的饮品。
同时以牦牛肉、羊肉、琵琶猪肉等为主要肉食。
蔬菜有洋芋、白菜、青菜、蔓菁、松茸、一窝菌、露山菌、扫把菌、猴头菌等。
纳西族,纳西族以小麦、玉米、大麦、荞麦等为主食。
肉食有牛肉、羊肉、鸡肉、猪肉等,以水煮为主,佐料较少。
浓茶、苏里玛酒、包谷酒等是纳西人家待客的上等饮料。
蔬菜种类较多,多晒成干菜,以备冬季食用。
僳僳族,僳僳族以玉米、小麦、荞麦为主食。
有玉米粥、玉米花、玉米粑粑、面果饭等为日常食品。
主要肉食有猪、牛羊和鸡等。
食肉不重炒,讲究块大,煮沸时间短,保持鲜嫩可口。
有茶、酒等饮料,酒以自酿为主。
民族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
被西方文化界誉为功能派文化人类学开山大师的马林诺夫斯基,说过如下一句十分浅显,但却十分正确的名言:“人类极其关心的是传种与营养。
”他所说的“营养”,其实是指人们为维系生命发展基本需要和能量消耗所必要的食料的摄取;而他所说的“传种”,则是人类为了延续生命——事业和理想的继续而生产“自己的”孩子,也就是使自己的生命基因通过婚媾孕育下一代以保证种的延续。
如同演员走下舞台便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普通人——拥有普通的思想与普通的需求一样,当作为群体与社会生物人的种种文化表象及属性被逐一剥离之后,我们看到人类最关心的真的莫过于这样两件大事。
这一点在近代文明以前尤其表现得显明。
这一相同的看法,在中国,至迟于两千几百年前便见于文献记载了:“食、色,性也。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中国古人所讲的“食”、“色”,即“饮食”、“男女”,也即是西方现代学者所谓的“营养”与“传种”。
与西方人的认识方法与侧重有所不同的是,中国人很早形成并一贯坚持的看法是将饮食列于食、色二者的首位。
“民以食为天”,食是最重要不过的,如俗谚所云:“人生万事,吃饭第一。
”不仅位序第一,还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生活内容:“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件件都与饮食有关。
庶民百姓人生如此,国家管理者的大政亦本于此:“八政:一曰食……”。
国家大事千头万绪,搞好民食是第一项大政。
几千年来,老百姓耕种、收获、吃饭,吃得饱就是“太平盛世”,吃不饱,便来一场“革命”。
历朝历代,兴也是因为“吃”,亡也是因为“吃”。
吃成了中国改朝换代最直接、最普遍、最根本的原动力与导火线。
正是因为食事在中国百姓民生和国政中居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而食事很早以来便受到历代各阶层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我们民族远古时代的“礼”——最早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便与之结下了深缘:“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其燔黍捭豚……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皐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
”早在陶器尚未发明的遥远的古代,先民们便郑重地将精心洗过的米、仔细撕开的小猪肉置于火塘中烧得极热的石块上炙熟后祭献给鬼神,以表达自己的敬畏之情、祈祷之意。
待到人死之时,人们则反复呼喊他的名字,让他的魂魄归来。
然后则用生米、熟肉来祭享死者。
这是汉代学者对上古历史文化的理解。
那时,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无论是吉祥还是凶丧的大事都要祭告鬼神,即他们所理解的人事与自然万事万物的主宰们,总是要拿他们可能有的最贵重美好的食物献祭。
食物既是人们的养生之物,也是他们用以“通灵”之具。
礼,是少不了食物的,要通过食物的烹饪和献祭来演示和完成。
照春秋至汉代时学者们的理解,这种“礼之初”是陶器发明以前的事,距今至少有八千年左右的历史了。
从人类的食生活文明发展历史来说,那是在陶烹时代之前的燔炙时代。
如同那个埃及和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用以难人的缪斯谜语是适合于全体人类的一样 很显然,人类的饮食生活,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文明基准与文化风貌的综合反映。
如果我们剥离某一民族文化中的食文化因素,即该民族食生产、食生活及全部与食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文化成分,那么,那个民族的面貌一定是极其奇怪的畸形和令人难以想象的。
事实上,我们也无法作这种剥离,因为这种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无所不在的生命机体的结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相当浓厚强烈的“食”的色彩,也就是一定意义上的该民族的饮食文化,反之亦然。
这种情况,越是在历史的来路上追溯得久远便越是明显。
食文化的这种广泛渗透生活各个领域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普泛的范畴。
但是,如同千人千面、心情各异一样,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有自己的个性;各个民族的食文化彼此间也有许多差异,表象的差异和思想心理的深层差异。
当我们对中华民族食文化的发展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尤其是对中外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一番比较之后,我们发现几乎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国人的祖先那样,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倾注了如此多的注意力,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如此辉煌独特的创造。
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有更为鲜明和典型的“饮食色彩”。
中华民族文化的这种“饮食色彩”不仅表现在餐桌上,而且表现在中国人食生活的全部过程之中,更表现在他们对自己食生活、食文化的深刻思考与积极创造、孜孜探索中。
任何民族文化,最终决定于哲学;哲学的深厚土壤乃在于该民族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水准与特征。
因此,饮食生活作为基本的社会生活内容,饮食文化作为主要的文化门类,也就无疑是哲学的肥沃土壤。
而哲学的决定作用,在施加于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对该民族饮食生活的风格、饮食文化的特质及思想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的辉煌发展,主要得益于饮食思想的肇基久远和内蕴丰富。
这种深厚坚实的思想渊源,表现为基础理论的四?原则以及相关的五大特性
在餐饮服务中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忌口
汉族的饮食习惯: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
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
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
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主食 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类、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
汉族主食的制作方法丰富多采,米面制品,各不少于数百种。
现在,中国东南方仍以米食为主,大米制品种类繁多,如米饭、米糕、米粥、米团、米面、糍饭、汤圆、粽子等;东北、西北、华北则以面食为主,馒头、包子、面条、烙饼、馅饼、饺子等都为日常喜爱食物,其他如山东煎饼、陕西锅盔、山西刀削面、西北、华北抻面、四川担担面、江苏过桥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风味食品。
菜肴 汉族在饮食习俗方面形成菜肴的众多不同类型,是因为受到多方面的条件影响。
首先是原料出产的地方特色,例如东南沿海的各种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种山珍野味,广东一带民间的蛇餐蛇宴。
其次,还要受到生活环境和口味的制约。
人们常把汉族和其他有关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虽然过于笼统,并不准确,但也反映出带有区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异和区别。
再次,各地的调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调味、烹调技术的不同要求和特点,都是形成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
各地在民间口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有特色的地区性的菜肴类型,最后发展成为较有代表性的菜系,汇成汉族饮食文化的洋洋大观。
饮料 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
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
除酒和茶两种主要饮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饮料。
节日食品 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
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 在旧时代的宫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庆典等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当代汉族的多数地区,这种现象早已结束,只在少数偏远地区或某些特定场合,还残存着一些象征性的活动。
二是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 这是节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
例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传承不衰。
中秋节的月饼,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
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桃、寿糕等,都是节日习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
饮食中的信仰、禁忌 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
以为熟则顺,生则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有不动刀剪之说。
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
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
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
马来西亚人食物一般以米饭、糕点、椰浆、咖喱为主;喜欢带有辣味的菜肴。
马来西亚风味“沙爹”(即:烤鸡肉或羊肉串),是宴席必备的佳肴。
他们吃中餐的兴趣似乎还要比吃西餐更浓些。
用餐一般都以手抓食,只有在西式宴会时,才偶尔用匙和叉。
定居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吃饭一般都习惯使用筷子和勺子做餐具;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吃饭一般惯用手抓饭或用勺子取食。
难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 讲究饭菜量少质精,注重饮食及餐具的洁净卫生。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香辣味道。
③主食 以主饭为主,也爱吃花卷、豆沙包、炒面、什锦饭、锅烙、馄钝等食品。
④副食 喜欢吃牛肉、羊肉、鸡、鸭、鱼等,也爱吃蔬菜中的黄瓜、西红柿、菜花、土豆、青椒、菠菜、豆角等;调味爱用咖喱粉、胡椒粉等。
⑤制法 对煎、炒、炸、烧、烩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粤菜、川菜。
⑦菜谱 很欣赏咕噜肉、香酥鸡、辣子鸡丁、干烧鳜鱼、番茄里脊、炒肉青椒、鲜蘑菜花、糟熘鱼片等风味菜肴...
民族菜有哪些基本特征
手抓饭 手抓羊肉是新疆哈萨克,蒙古,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人民都喜爱的食品.当您在天高气爽的季节来到水草丰盛的草原,不论您走进蒙古包还是毡房,都会受到淳朴好客的主人的热烈欢迎.他们会用手抓羊肉来款待您.您要记住,拒绝吃肉是不礼貌的,会被认为是看不起主人的表现;最好的办法是大口大口的吃,这才是忠于友谊的表示.抓饭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
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然后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并酌情放些盐加水,等二十分钏后,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四十分钟后,抓饭即熟。
做熟的抓饭油亮生辉。
味香可口。
维吾尔族群众把抓饭视为上等美餐。
“ 抓饭”,维吾尔语叫“波糯”,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兄弟民族执行宾客的风味食品之一。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
他们的传统习惯是先请客人们围坐在炕上,当中铺上一块干净餐布。
随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执壶,请客人逐个淋洗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
待客人们全部洗净手坐好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布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
故取名为“抓饮”。
现在有些家庭执行汉族客人,一般都备有小勺。
关于抓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一千多年前,有个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纳医生,在他晚年的时候,身体很虚弱,吃了很多药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
他选用了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盐后小火焖熟。
这种饭具有色、味、香俱全的特点,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体渐渐地恢复了健康,周围的人都非常惊奇,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后来,他把这种“药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便成为现在的维吾尔族人普遍吃的抓饭了。
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我们且不去考究,但抓饭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却是实实在在的。
羊油、洋葱、胡萝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种维生素的补品,特别是胡葛卜被人们称为“小人参”和“地参”。
用这样的原料做的饭,当然补人了。
现在维吾尔群众中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
除了选用植物油外,还用动物羊油,骨髓油和酥油来做抓饭。
当然用骨髓油做的抓饭营养价值最高了。
在用肉方面,除了用羊肉之外,还用雪鸡、野鸡、家鸡、鸭、鹅和牛肉。
雪鸡肉的抓饭味道最佳。
不过,有的抓饭也不放肉,而选用葡萄干,杏干,桃皮等干果来做,称之甜抓饭或素抓饭,同样美味可口。
到了夏天,维吾尔族人吃的抓饭花样还更多一些。
南疆的维吾尔族人喜欢在抓饭里放一种“毕也”(木瓜),有的还放鸡蛋和菜。
最有趣的是在做好的抓饭上放一些酸奶子,称之“克备克波糯”,它既是上等的充饥之物,又是消暑解热的。
食品不过,现在维吾尔族人最讲究的要算“阿西漫吐”,也就是包子抓饭。
在每碗抓饭里放上五、六个薄皮包子。
抓饭和薄皮包子都是维吾尔族的上等饭,把这两者合在一起,真是好上加好,锦上添花。
只有来了贵宾和亲朋好友,主人才会做这种饭来招待客人。
这种古朴的,独特的,带有原始风趣的吃肉方式,会使您想起江南塞北的古风人俗,在您思想的海洋里激起阵阵涟漪,引您遐想,怀恋,憧憬和陶醉,从而使您对新疆草原的丰饶,新疆各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产生一种景慕缅怀之情.
少数民族的美食文化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在广东的茶文化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两千多年前南越国王赵陀与臣僚们在珠江边的楼阁里品茗,只见朝霞初升、波光潋滟、鱼舞鸥翔,南越王不禁心旷神怡、情思迸涌,顺手抓起一把茶叶洒向江中,只见嫩绿的茶叶先是化作无数仙鹤翩翩起舞,后来又变成袅娜多姿的仙女,她们款款地飞入楼阁,向南越国的君臣们献上一杯杯香茗。
赵陀原籍在今天河北省正定县,河北省不是我国的产茶区,因此赵陀不一定喜欢饮茶。
赵陀原是秦朝官吏,随军入粤,任南海郡龙川县令。
在秦末战乱的年代里,他“和集百越”,建立南越国,安定一方,成为广东历史上第一位君王;他力求与南越民族融合,放弃中原的“冠带”装束,仿效当地人的“魋髻箕倨”(结发于头顶和盘足而坐)风俗,自称“蛮夷大长”;他对于开发岭南和促进岭南地区的汉、越民族团结融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深受广东人民的怀念和敬仰。
饮茶是广东人民极具特色的生活习俗,为了强调饮茶的重要意义,广东人民便把最美丽的饮茶神话编织在这位南越国的开国之君身上。
这一传说,也从侧面反映了广东茶餐饮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茶食文化的密切联系。
中华民族的饮食结构的概括
中国传统饮食提倡食品种类多样化,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之间的互补。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富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结构,具有广杂性、主从性和匹配性。
这种膳食结构不仅适合人类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和人体生理全面营养的需要,有助于人类健康和种族繁衍;更重要的是能缩短人类食物链,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提高食物的资源效益。